<tr id="5ga05"><small id="5ga05"></small></tr>
<output id="5ga05"></output><output id="5ga05"></output>
    1. 來源:長江日報 發布日期:2023-03-06 08:51
      【 打印 】 【 掃一掃 】
      【 字體:  】

      近日,在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和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推介下,武漢一家種子企業選育的巴基斯坦油菜品種HC—021C,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慶發禾盛的油菜品種在巴基斯坦開花

      其實,在武漢,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種子公司不少。這些武漢的研發機構、種子出口企業共同努力,把研發出來的好品種賣到全球、種到全球,結出累累碩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漢產油菜、水稻受熱捧

      2月16日,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在官方推特上轉發一則短視頻,并用文字推介:武漢青發禾生種子公司的油菜品種HC—021C在巴基斯坦開花。該技術可提高巴基斯坦食用油產量,節省外匯儲備。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農業合作將惠及當地民生。

      第二天,CPEC轉發了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的推文。

      其實,“武漢青發禾生種子公司”應為“武漢慶發禾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慶發禾盛”)。因為音譯的原因,“慶發禾盛”被翻譯成了“青發禾生”。這家來自中國光谷的種子出口企業,從2009年開始,就把種子出口到巴基斯坦,之后又和當地合作伙伴聯合實驗,進行種子選育。

      進入慶發禾盛公司大廳,一張完整的世界地圖上,被標注得密密麻麻。它是公司的出口地圖。亞洲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再到非洲大陸,都有來自慶發禾盛的種子,品種包括雜交水稻、油菜、西甜瓜、蔬菜和花卉種子。

      這次在巴基斯坦研發出的油菜新品種并不是偶然。2003年,慶發禾盛總經理朱曉波帶著三大箱雜交水稻種子、西甜瓜種子樣品,毅然闖蕩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三國。在巴基斯坦,她幸運地找到了當地愿意試種雜交水稻的大農場主,中國的雜交稻種播種收獲后,結果讓巴國水稻專家震驚,由此開啟慶發禾盛和巴基斯坦在種子上的深度合作。

      “公司靠著技術和服務打開了種子出海的銷路,因此一直注重服務,品種賣到哪里,服務就到哪里。我們在巴基斯坦持續投入技術培訓,組建由中方技術員領隊和巴方成員參加的技術宣講團、技術指導團,好品種、好質量自然有了好口碑。巴基斯坦目前是中國雜交水稻種子最大的進口國,我們在巴基斯坦建立了試驗站,進一步立足當地,做好品種研發和技術創新,由此選育出QY0413稻種,解決當地夏季高溫結實率不高的問題,可以增產30%。我們這次選育出的新一代優質雜交雙低油菜品種HC-021C,2019年通過巴基斯坦農業委員會注冊,這是首個在巴基斯坦注冊成功的外國油菜品種?!敝鞎圆ń榻B。

      油菜是冬季作物,它耐寒不耐熱,在巴基斯坦種植油菜,菜籽成熟時正逢高溫天氣,裂莢掉籽,嚴重影響菜籽的產量。HC-021C解決了這個問題。它生育期短、含油率高、抗性強、株型適宜、單位產量對比其他品種增產約5%左右,目前每英畝產量在1.31噸左右。

      近年來,武漢著力打造“武漢·中國種都”,在農科創方面投入很大。目前,慶發禾盛申請了中國種都種子提升項目,全力打造可以簽發ISTAISTA國際種子檢驗證書的認可實驗室,實現數據和檢驗結果的國際互認,為出口種子質量把關,逐漸擺脫發達國家對種業市場的壟斷,讓漢產好種子更快、更多地賣到全球。

      與慶發禾盛一樣,國英種業也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國英種業先后與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緬甸、印尼等國家開展種子貿易、聯合研發與全產業鏈項目的深入合作,建立了較完善的國際合作模式,至今已累計出口雜交稻種子近萬噸。

      湖北省種子公司,也是慶發禾盛的母公司,從1999年開始種子出口,目前與亞洲、非洲、美洲等40多家公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厄瓜多爾建立獨資公司、科研育種站、示范中心等國際化發展模式,累計輸出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種子5000多萬公斤,推廣面積300多萬公頃。在孟加拉通過審定的雜交水稻HS99-5,至今仍是該國種植面積最大的雜交水稻品種。

      幫助培養人才培育種子

      武漢芝麻非洲落地開花

      3月初,在武漢市武昌區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簡稱“油料所”)的院子里,油菜花已經開始綻放。在辦公樓四樓的芝麻與特色油料作物遺傳育種創新團隊(簡稱“芝麻特油團隊”),團隊首席王林海研究員,正帶著來自非洲多哥的法蘭克和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哈布塔姆拉兩位同學,進行芝麻的種子研究。

      王林海記得,在2016年,油料所迎來了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考察人員??疾烊藛T看到芝麻特油團隊種植的植株健壯、結果多的芝麻后,驚呼“Amazing”,然后拍照發回了國內。從那時起,中非合作研發芝麻的種子就已經撒下。

      “我們團隊承擔了2022—2024年與西非共同研發芝麻品種的任務,目前在共同推動芝麻中非實驗室的申報,后面計劃與種子企業一起,共同開展芝麻的科技和產業合作。我們的研究室現在有幾名非洲的學生,他們學成后,將把先進的芝麻育種技術帶回國,讓優質芝麻種子在非洲開花結果?!蓖趿趾Uf。

      據了解,在2004年以前,中國還是芝麻出口國,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芝麻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同時芝麻消費逐年增加,使得目前我國芝麻消費的75%都來源于進口。

      非洲是全球芝麻種植集中的地方,是芝麻的主要出口地區。非洲的氣候、土地適合種植芝麻,人工成本低,但是他們的芝麻品種非常落后,畝產非常低?!拔覈ヂ槠骄€產能達到110公斤,非洲的產量只有不到30公斤,如果能提高非洲的芝麻產量,擴大產能和供給,那么我們芝麻的進口價格也會比較穩定。所以才有了我們的合作研發?!蓖趿趾8嬖V長江日報記者。

      為什么不能直接把我們的芝麻種子賣給非洲呢?王林海解釋說,“橘生南國為橘,生北國則為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在我國高產的品種,不見得適合非洲的土地和氣候。非洲目前種植的芝麻就是原生品種。中國的高產芝麻有2米高,現在適應機收的芝麻雖然不高,但是結果密集。而非洲芝麻就像灌木,只到人的膝蓋,分枝多,粒穗少,產量和含油量都較低。

      目前,油料所芝麻特油團隊和湖北省聯豐海外農業開發集團合作,在非洲的種植基地里種植了來自武漢的芝麻種子?!霸谒使芾砗玫那闆r下,產量是不錯的。但是考慮到當地的田地條件、管理條件、從事農業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等因素,我們需要品種本地化。這個要分兩步走。我們篩選已有的老品種,選擇表現較好的在當地種植。第二步,則是聯合當地實驗室進行雜交,選育出適應當地的高產新品種。把我們的優秀成果盡快用于非洲的芝麻種植上,以后愛吃芝麻醬的武漢人,就能吃到好吃不貴的芝麻了”。

      編輯:宗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武漢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
      進入專題